参考消息网12月22日报道 法国国际关系与战略研究所网站日前发表题为《从巴厘岛到曼谷:展示法国在该地区的“印太战略”》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11月,从巴厘岛到曼谷,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亚洲之旅凸显了法国在该地区的印太雄心。法国在该地区的愿景和做法究竟是如何定义的?法国国际关系与战略研究所合作研究员玛丽安娜·佩龙-杜瓦斯进行了分析。
问:法国为何通过了一项“印太战略”?如何定义之?
答:对法国来说,“印太”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还是一种人文与经济现实。法国是该地区的常驻国家,也作为一个全球大国参与了地区安全,而且多年来一直如此。在东盟,法国主张采取合作和包容的方针。法国(在此区域)的外交网络包括20多个大使馆和国防专员,这让它成为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
问:确切地说,法国是否有资源,特别是军事资源来实现其“印太雄心”?
答:法国是一个战略角色,在该地区拥有重要的行动手段。由于它在印度洋和大洋洲的存在,它保持着持续部署的军事力量。它的部队约有7000人,部署了15艘舰艇和大约40架飞机。但这些区域元素是不够的以及过时的。到2025年用6艘现代化舰艇替换该地区4艘报废巡逻艇以及海上侦察机更新换代的计划被推迟。必须监控巨大专属经济区的海空军力量因为其任务的规模而被过度使用,并且普遍面临距离难题。
法国正努力加强其地区资源和从法国本土投射力量的能力。它认识到,在发生严重危机时,部署在当地的资源将不足以让其发挥决定性的军事作用。除非它认真升级其能力或改变其对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等机制的立场。 河北新闻网
问:法国与澳大利亚如今保持着怎样的关系?
答:2022年9月,在澳英美联盟引发的危机发生一年后,法澳两国国防部长举行了会晤,双方恢复了高级别对话,体现了重启平衡的双边关系的愿望,虽然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因澳方突然放弃与法国签署的潜艇项目而受损。双方对其岛屿环境作出安全承诺,特别是在人道主义援助和自然灾害救援等方面。正如汤加的例子所表明的那样,这种合作从未停止过。
此外,澳大利亚始终面临着更新其潜艇舰队的棘手问题。与美国和英国达成的协议所承诺的8艘核动力潜艇要到2040年才能交付,堪培拉正在寻求过渡性解决方案。虽然签署澳英美联盟协定是为了寻求比法国所能提供的更大的安全保障,但澳大利亚目前发现自己处于一种似乎没有预料到的战略不稳定局势中。(编译/林晓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