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14日报道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3月12日刊发题为《从“希特勒”到“共同的命运”:沙特-伊朗协议可能改变中东》的文章,作者是维维安·内赖姆。全文摘编如下:
就在五年前,沙特事实上的统治者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曾嘲笑伊朗最高领袖,称后者“衬托得希特勒看起来都算好的了”。10日,沙特不仅与德黑兰重新建立了外交关系,还模棱两可地谈到了两国“有着共同的命运”。这一事件让全世界难以置信。
符合双方诉求
多年来在中东代理战争中剑拔弩张的沙特和伊朗达成外交和解。这对协助达成该协议的中国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也让伊朗松了一口气,因为伊朗正竭尽全力应对国内的动荡和被严厉制裁拖累的经济。
如果新的合作真正落地生根,沙特也将获得很多好处。该协议可能有助于缓和地区紧张局势。
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本·法尔汉·阿勒沙特宣布这个消息后在社交媒体上说:“本地区国家有着共同的命运。我们有必要共同努力,打造繁荣和稳定的样板。”
这两个相隔不到150英里的伊斯兰国家之间的竞争长期以来一直影响着中东的政治和贸易。
冲突有派系原因:沙特王室和大多数民众都是逊尼派,而伊朗民众绝大多数是什叶派。但冲突的主要表现是在也门、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代理冲突。
必须依靠自己
和解的时机令许多分析人士感到意外。因为直到最近,沙特官员一直表示,他们与伊朗的谈判没有取得什么进展。同样,中国发挥的作用也令许多分析人士感到意外。
几位华盛顿政策专家称,中国的参与是对美国在中东不断削弱的主导地位的一种挑战。事实上,一些海湾阿拉伯国家官员说,他们不能再依赖美国来保障他们的安全,他们必须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中国准备提供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武器、技术和投资。
鉴于美国与伊朗的关系极为紧张,华盛顿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促成沙特和伊朗之间的协议。
美国恢复2015年与伊朗达成的核协议的努力举步维艰,陷入停滞。专家警告,如果德黑兰愿意,它现在有足够多的浓缩铀来制造核武器。沙特官员担心,沙特可能成为伊朗的第一个目标。 滁州新闻网
与此同时,俄乌冲突把全球大国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其他地方,使海湾国家政府有了一种更加强烈的感觉,认为它们必须靠自己。
利雅得一家专注于研究伊朗问题的智库负责人穆罕默德·苏拉米说:“沙特的外交政策非常明确。它们希望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一切分歧、争执或争端,并且一直在非常努力地与伊朗打交道。”
推动经济转型
沙特王储在国内面临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迈向和解的举动。他的全方位改革计划(即“2030愿景”)呼吁通过吸引外资来使依赖石油的经济更加多样化,发展诸如豪华旅游和娱乐等新产业。
他希望数以千万计的外国人移居沙特,而且沙特政府正在申办2030年世博会。要是在沙特南部边境还继续与伊朗支持下的也门叛军打仗,要是导弹还在头顶飞来飞去,那么所有这些目标都将难以实现。
然而,转向解决地区冲突也是因为沙特王储希望将沙特从一个美国国会议员看不起的美国“附庸国”转变为一个全球大国。沙特王储视沙特为中东的重要国家和政治领袖,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美国。他渴望加强与亚洲、欧洲和拉丁美洲的关系。
他还热衷于把沙特描绘成一个在两极分化的世界里的中立仲裁者。
也门将是考验
这并不意味着沙特将很快摆脱作为其主要安全保障者的美国——美国为沙特提供了绝大多数武器和防御系统。但这的确意味着,随着沙特官员扩大与中国、韩国、印度以及其他国家的关系,美国在该地区的霸主地位将相对削弱。 海口财经网
对于与伊朗达成的新协议来说,第一个也是最关键的考验将在也门上演。自2015年以来,沙特领导的联军一直在也门打击伊朗支持的胡塞叛军。沙特官员急于达成协议,结束这场已耗费沙特政府数十亿美元、在华盛顿和欧洲引发对沙特的严厉批评的冲突。冲突还导致数十万也门人丧生,并把这个阿拉伯世界最贫穷的国家推入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联合国发言人斯特凡纳·迪雅里克在协议宣布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希望这份协议将对那里的局势和其他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重庆文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