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6日报道 英国《泰晤士报》网站3月1日发表题为《美国的环保行动令西方联盟受到威胁》的文章,作者是伊恩·马丁。全文摘编如下:
任何一个美国的盟友都知道,自己正生活在一个帝国的阴影之下。与历史上任何一个大帝国一样,美国往往只会做符合自身利益的事情,哪管它是惹恼了还是取悦了自己的盟友。
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领悟到了这一真相。
如今,再次将要感受到美国只为自己打算的后果的是包括英国在内的整个欧洲。拜登政府将实施巨额工业补贴政策,有可能在这个十年内完成欧洲的去工业化过程。
投资将被美国吸走,欧洲将束手无策。伴随着去工业化而来的将是失业和社会动荡,或许还有疯狂的民粹主义的崛起。过去几个月来,我看到已经有人把这样的后果解释给政策制定者和商界人士听,但每次的回应都差不多。有些人似乎对他们听到的情况感到担心,更多的则是感到难以置信。 在欧洲如此卖力地帮助乌克兰并投资于北约的时候,美国为什么要让欧洲去工业化呢?美国到底是如何想出一个“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让朋友一贫如洗的政策?以下是我尝试给出的一个解释。
在新冠危机后,拜登总统领导的政府理所当然地聚焦于重振工业和减少对中国制造业依赖的迫切要求上。两党达成的共识是中国是美国及其盟友的主要威胁。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要制定《通胀削减法案》——该法的称呼有点误导人,因为这是一部涉及绿色产业投资的法律,为“清洁能源”项目和电动汽车提供了价值4000亿美元的补贴和税收减免。
除了《通胀削减法案》,还有另一项鼓励投资者在美国建厂的补贴计划《芯片与科学法》。
从欧洲的角度来看,这些新情况有可能招致一场灾难。美国的新补贴和减税政策极具吸引力,以至于这些政策将吸引全球投资者的资金以及渴望享受美国补贴的企业。
欧洲多年来一直在对工业进行补贴,这也是事实。但不同的是,美国政府每投入1美元补贴,私营部门就能再投入10美元,在未来几年里可能会完成4.5万亿美元的投资。美国是一个投资机器。欧洲不是这样运作的。美国依靠美元拥有统一的规则和雄厚的资本市场,可以迅速利用大量的财富。
欧洲根本就没有一个对等的机制。前欧盟委员会委员希尔勋爵曾试图设计一个欧盟资本市场联盟。这个提议已经讨论了多年,但成员国一直争论不休。
我认为,美国正在做的事情可能是西方联盟面临的最大威胁。危险在于,当美国在对华关系上问“你站在哪一边”时,欧洲国家更难以做出积极的回应。 秦皇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