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7日报道 俄罗斯《观点报》网站近日刊发题为《美国是如何拆散欧盟的》的文章,作者为俄罗斯财经大学副教授格沃尔格·米尔扎扬。全文摘编如下:
欧盟主要国家法国和德国的领导人商定共同努力对付现在给它们带来巨大威胁的国家。这指的绝不是俄罗斯,而是柏林和巴黎可能最亲密的盟友——美国。美国是如何威胁欧洲的,后者最终能应付这种威胁吗?
实际上,美国在实践中不止一次展示了这种威胁。比如,在唐纳德·特朗普决定放弃与伊朗的核协议后,他迫使欧洲企业与伊朗伙伴撕毁合同。欧洲大为光火,发誓要在法律和经济上保护自己的公司,可实际上什么也没做。 体育新闻网
当美国把澳大利亚拉进澳英美联盟时,它“劝说”澳大利亚政府放弃已经达成的法国潜艇合同,转向英国潜艇。巴黎大为光火,称这是背叛,但没过多久就平静下来。
然而,这些背叛都不能与《通胀削减法案》相提并论。这份名字好听的文件要求为“绿色”企业(实际上是高科技产业)提供数千亿美元补贴,而它们将在美国境内生产自己的产品。
法律首先鼓励欧洲企业迁往美国,以此促进欧洲的去工业化。也就是说,夺走欧洲的工业、收入和人才,用一个词来说就是:未来。
这次背刺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在欧洲和美国本应空前团结时发生的,在双方貌似肩并肩在乌克兰对抗俄罗斯的时候。 健康资讯网
欧洲承担了西方在这场冲突中的主要负担。在这个关键时刻,美国不但不帮助欧盟,反而刮它的油水。利用这一形势,在不可避免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前最大限度地增强美国经济,既牺牲敌人,也牺牲盟友。
欧盟试图说服美国不要这样做的努力失败了,该法案从2023年初开始生效。现在,法国总统和德国总理表示,他们共同为欧盟制订了某种应对方案。总体而言,这指的是投资欧洲工业——正如马克龙所解释的,“来自国家和私人的投资”。然而,问题在于,这一计划没有具体细节。此外,据路透社报道,双方甚至都没有达成一致。
路透社称:“德国官员说,柏林看不到设立新欧盟主权基金的必要性。法国则认为,必须设立主权基金,投资欧洲工业,保护其竞争力。两国政府还大体上商定彻底改革欧洲能源市场。法国希望尽快推进,因为它重视发展核能,但柏林对这股热情深表怀疑。”
不排除谈不拢的可能。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德米特里·奥菲采罗夫-别利斯基对《观点报》说:“欧洲人很难作出相应回复,原因之一在于欧洲人负担不起类似的开支。同时,他们未必会采取简单的保护主义措施。在特朗普执政时期,他们有过这样的教训,事实证明,欧洲的潜在成本远高于美国。”
欧洲也不大可能跟美国打贸易战。奥菲采罗夫-别利斯基说:“美国对欧盟的贸易逆差很大,所以美国人可以加征关税的商品比欧洲人多得多。” 福建文教网
结果,局面开始让人隐约想起欧盟在美国用制裁恐吓欧洲企业撤出伊朗时的反应。当时,巴黎和柏林也承诺建立某种机制来规避美国可能实施的制裁,以保护欧洲投资者——但它们什么也没有谈成。种种迹象表明,法德声明的真正目的不是保护欧洲工业免受美国的蓄意侵害,而是展示在保护方面开展的热闹活动。
美国《政治报》写道:“近几个月来,巴黎和柏林在防务、能源和金融问题,以及朔尔茨自相矛盾的降低能源价格计划上产生分歧。这种紧张关系的顶点是马克龙取消了10月峰会后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以示对朔尔茨的蔑视。”
现在,在必须共同对付美国人的背景下,双方试图达成一致。朔尔茨表示:“法德发动机是一台妥协机器,润滑良好,但有时噪音很大,需要繁重的维护工作。” 缓化新闻网
问题是,维护这台机器的机械师水平如何?他们的水平能否与制造机器的人相匹配?不排除这些机械师的维护把机器搞垮的可能。(编译/贺颖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