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月12日报道 美国《外交》双月刊网站1月10日发表题为《华盛顿嗜武力成瘾的根源》的文章,作者为美国弗莱彻法律和外交学院国际政治学教授兼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莫妮卡·托夫特和美国布里奇沃特州立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茜迪塔·库希。全文摘编如下:
随着时间推移,美国变得乐于在海外使用更高级别的武力。
美国卷入了一战和二战,这让它成为全球领导者,也远比过去更多地参与全球事务。冷战结束后,特别是在“9·11”后,美国参与的由对手挑起的武装争端所占比例急剧下降。美国如今发现自己处于这样一个时代:从军事上讲,对手不像过去那么频繁地发起挑衅,可是华盛顿用武力实施干预的情况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
美国热衷诉诸武力的倾向经年累月产生的影响或许不为美国公民所知,但美国在海外的对手乃至盟友对此一清二楚。皮尤研究中心在2013年至2018年期间开展的一项调查发现,美国的声望呈现断崖式下跌:2013年,25%的外国人将美国的力量与影响力视为重大威胁;5年后,这一比例升至45%。
这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唐纳德·特朗普。特朗普无视国际准则和对盟友承担的义务,种种行为无疑助长了对美国的负面看法。但这不是问题的全部。其他一些因素也有助于解释美国为何更倾向于实施军事干预,以及为何全球对美国力量的看法随之发生了转变。
首先是所谓的“9·11效应”:将对手非人化的倾向。“圣战分子”对平民发动的自杀式袭击让包括决策者在内的许多美国人相信,美国正面对一个毫无人性的敌人。 旅游资讯网
另一种解释也许是“单极惯性”。苏联解体和华沙条约组织解散后,美国评论与分析人士欢呼美国无可匹敌的主导地位时代到来。
这种实力上的不对等促使华盛顿积极在世界各地部署兵力。冷战期间,美国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把干预国外事务内化为自身习惯,在世界各地支持政变、干预选举并秘密采取军事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唯一威胁到美国生存的对手突然垮台,让美国陷入它并不承认的困境。
它原本可以针对新的威胁环境相应地撤回并遣散兵力,这会提高它作为负责任的全球领导者的合法性与声望。但旧习惯根深蒂固,作为自封的“自由世界领袖”,美国选择继续以武力实施干预——不再是为了遏制、击退并打败苏联,而是为了保护人权、推进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