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月9日报道 日本《东京新闻》1月8日刊登社论,题为《日本应重建“和平外交”》。全文摘编如下:
去年12月,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家防卫战略》和《防卫力整备计划》三份文件经日本内阁决议通过。
安保战略是为今后十年制定外交、防卫等涉及国家安全的政策作出的战略性指导,在安倍晋三执政的2013年首次制定。岸田文雄首相时隔九年修订上述三份文件。
顺应局势变化,不断调整战略,这原本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调整后的内容。
如果以保护国民的生命与生活为目的的安保战略加剧了与周边国家的紧张关系,反倒会陷日本国民的生命与生活于危险境地,完全是本末倒置。 省市新闻网
新的安保战略主要在两方面与传统防卫政策不同。第一是政府称之为反击能力的“对敌基地攻击能力”。
出于对战争的反省,战后日本基于放弃战争、不保持战斗力的宪法第九条,始终坚持专守防卫原则,即不对他国构成军事威胁。如果突然180度转向、寻求拥有对敌基地攻击能力,必然会被指责为脱离了专守防卫原则。
另一个不同点是防卫开支。现在提出的目标是,到2027年度防卫开支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将达到2%。
一直以来防卫开支占GDP之比都保持在1%左右,提高到2%相当于翻倍。外界认为日本想要成为军事大国也不是没有道理。 烟台新闻网
在对敌基地攻击能力之外,如果外界认为日本是在挑衅,那么无异于给了周边国家进一步增强军事实力的口实。没有证据显示调整防卫政策就能有利于地区局势的好转。
修改前的安保文件中有如下一些内容:“战后我国一以贯之地走和平国家的道路,坚持专守防卫原则,不谋求成为会给他国带来威胁的军事大国,坚持无核三原则。”“一直以来我国作为和平国家所走过的历程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与尊敬,我们必须进一步巩固。”
走和平国家之路是加强外界对日本的信心、提升日本国际地位的国家战略。而新版安保战略恰恰欠缺此种视角。
国际政治学者、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授远藤乾说:“战后,日本通过专守防卫原则建立起了国际信誉。既然已经有了强化防卫体制的政策,完全没有必要再拥有反击能力,这等于自己抛弃了自己的信誉。” 国内新闻网
要顺应国际局势的变化,难道不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日本在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信誉,将其作为最大的外交资产,借此打磨国家战略?
正是因为我们处在这种不透明又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更需要以冷静的视角重建“和平外交”,而不是盲目诉之于武力。